发布时间:2025-04-07 21:23:01 点击量:
PG电子- PG电子平台- PG电子官方网站
“从纯技术的角度,智驾的普及是必然的趋势,犹如汽车替代马车、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,是不可逆的趋势,不论从驾驶还是乘坐的角度,智驾均”重新定义了汽车“,改变了未来人们出行方式,所以可以预判,未来的汽车一定是智驾汽车,各个价格段均是如此。从技术普及的角度,”智驾平权“、智驾功能从高价格车型普及到低价格车型也是必然的趋势,符合新品类普及的规律:由高价到低价,由小众变大众,由怀疑到接受。同时,新品类、新技术的普及需要全行业、所有企业的努力,所以我们必须肯定各大企业在整个智驾普及过程中的贡献。然而,从传播的角度,的确存在部分企业夸大其词、预售技术,试图在竞争中站住有利位置,然而激进的营销,尤其是在智驾这类关乎消费者安全的功能上,无疑是危险的。”里斯战略咨询汽车行业负责人、高级顾问赵春璋对记者表示。
赵春璋表示,一方面,里斯过往一年对消费者关于“智驾”的调研发现,由于智驾技术刚刚推广,同时行业中尚未有关于智驾的清晰定义,导致很多消费者,尤其是大众消费者对于智驾功能的认识是模糊的,消费者不清楚智驾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,目前达到什么样的水平,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,所以虽然消费者对于智驾的认知与接受度逐步向好,仍存在部分人群对智驾存在顾虑。另一方面,由于行业与消费者对于智驾关注度的持续提升,甚至已经上升为购车时重要考量因素之一,因此部分车企夸大其词、预售技术,他们没有向消费者介绍清楚、或者用含糊的方式向消费者介绍功能,混淆“能用”与“好用”,看似全民“智驾狂欢”的背后,蕴藏巨大危机。同时,这样的做法无疑会给智驾的普及带来一定阻碍。因此,各大企业应该思考的是,如何通过技术革新推动智驾普及,而不仅仅依靠营销来抢夺生意。
“车企、用户还是价格敏感型用户,比如一个5000块钱的智驾方案用激光雷达就太奢侈了,激光雷达所带来的安全保障提升并不足以让买家买单,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卷一下纯视觉方案。对于汽车产品,如果能够砍掉1万元的总体成本返利给消费者,通常会更加有销路。”张宁此前对记者表示,在约束条件上,为了保障汽车产品的价格竞争力,L2智能驾驶系统首先是价格敏感型,价格条件非常严苛;L4自动驾驶产生的价值不是多卖几辆车,而是生产力替代,以替代司机成本的角度来看,用10万元的成本来构建自动驾驶能力也不算多。
对于不同价格车型搭载智驾功能的区别,陈晓智表示,要取决于每家车企对不同价位车型所放的功能的区别。我们不能判断车企是怎么做的,对卓驭来说,不同方案的区分度在一些比较极端的工况会有区别。比如,低成本方案在狭窄路段可能无法通过,会主动刹停并提示接管,但安全性不会打折扣;高成本方案则能处理更复杂路况,可能在通过性的配置上会有区别。陈晓智对记者表示,在高动态场景,比如突然横穿的外卖车,高成本方案响应会更快,低成本方案可能会慢一点,但是它也能刹住。此外,人车混行等复杂场景下,高成本方案模型处理的分辨率或者算力更大。